经销商的生意近年来受到多方冲击,主要竞争者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的参与者、新兴渠道模式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。
1. 厂家直营与线上渠道的挤压
价格战与线上促销:许多厂家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开展促销活动,结合平台补贴,导致消费者转向线上购买。例如,白酒行业的价格倒挂现象使经销商被迫低价处理库存,利润大幅缩水。
自有品牌与供应链优化:部分厂家(如美的、格力)通过数字化手段精简渠道层级,推出自有品牌并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,削弱了传统经销商的作用。
2. 新兴终端零售业态的崛起
量贩零食店与商超自有品牌:如量贩式零食店和盒马鲜生等,凭借低价策略和供应链优势,绕过经销商直接与厂家合作,抢占市场份额。
3. 渠道模式变革与平台竞争
下沉市场争夺:苏宁、京东等平台通过“零售云”等轻资产加盟模式渗透低线城市,直接整合供应链并赋能中小零售商,挤压传统经销商的生存空间。
4. 经销商内部竞争加剧
存量市场竞争:市场从增量转向存量后,经销商之间为争夺有限客户展开激烈竞争,中小经销商被大型经销商兼并的现象普遍。
管理问题与信任危机:部分快消品经销商因厂家业务人员“偷货”、账目混乱等问题蒙受损失,进一步削弱经营稳定性。
5.消费者行为与数据化能力不足
经销商对消费者偏好和渠道变化的数据分析能力较弱,导致选品和促销策略低效。相比之下,厂家和平台通过大数据精准营销,直接满足消费者需求。
经销商生意的流失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:上游厂家通过直销和数字化手段“去中间化”,下游新兴终端和平台模式颠覆传统渠道结构,内部竞争和管理问题加剧了生存压力。未来,经销商需通过提升数据化能力、转型服务型角色或与品牌共建新渠道模式来应对挑战。
快消品经销商可以考虑B2B转型升级,搭建自己的B2B平台,发展线上渠道,同时要提升仓拣配效率,带给客户更多价低、货全、服务好的体验,这样才能赢得更多市场跟客户。